金山街人文美食地圖 高采琳老師手繪細節 童趣展現故里情懷
2022 11月17日 民生好報 新聞中心 【記者范麗玉 新竹報導】 長年居住外地的高采琳老師,在2012年回到新竹市金山街創立了一五一六藝文坊,推廣美術教育,因為家族在地深耕百年,對附近居民、店家和宮廟自然就有著深厚的感情。2022年剛好有個機緣與新竹市文化局及金山面文化協會合作,於是歷經幾個月的收集資料和田野調查,在10月份終將這「金山街人文美食地圖」新鮮出爐。 高老師以住址號碼,發想出「一五一六藝文坊」繪畫工作室名稱,教導過年紀最小五歲到最大六十幾歲的學生,無論油畫、色鉛筆畫、素描、書法、水墨都有教學,在國內外也時常當藝術策展人,目前在故里推廣美術教育,澤被學子。 高采琳老師看著自己手繪金山街人文美食地圖,談到自己創作的過程和想法。 「當初是什麼樣的機緣和起心動念,會讓你繪製創作在地金山街人文美食地圖?」 高老師說: 回到金山街開設一五一六藝文坊,跟周圍店家有一些接觸,發現這裡除了做生意之外,沒有任何的人文藝術活動,也沒有人特別為金山街做相關的推廣,或是繪製跟金山街有關的圖片,在五、六年前就有這樣的想法,覺得金山街需要多一點藝文的串連或是多一點人文氣息,就讓我開始了製作這個地圖的發想。四年前向金山面文化協會提意合作繪製金山街地圖,今年終於有機會跟新竹市文化局提案,落實了繪製地圖的部分。 金山街人文美食地圖裡充滿高老師長期居住金山街對當地居民、店家的感情、飲食及生活型態的投入體驗。 「高老師提到風空,很多人應該對這個地名很陌生,可以談談風空嗎?」 風空是目前在科學園區的規劃下,最靠近市區唯一保留的自然景觀區。保留的主要原因,是因為高鐵從那裡經過,需要保留不能開發的保護區,剛好風空就處於那一個範圍內。為什麼叫做風空?主要它是丘陵地形,高低不平的,出現了一個山谷的低窪位置,周遭是高的,中間是空的,形成了一個風的廊道,季風盛行之時,季風進入喇叭狀的風口,風勢受約束而增強,風嘯呼號很大聲,宛如風洞,就叫做風空。 之前風空對我是迷宮,如果沒有完整的路線圖,大家一定會跟我的感受類似。因此自行深度探訪多次,路邊的狗兒一開始對我大呼小叫,之後再路過也自顧自的睡,連起來看我都懶了(笑)。相信大家依循我畫的路線,一定可以走遍當地特色三合院和伯公(客家人對福德正神的尊稱),進而感受風空居民的真善美。 高采琳老師帶領大家到風空實際走一趟,看看高鐵經過的地方。 高采琳老師手指出自